无障碍无障碍浏览

杏花鸡“成长的烦恼”

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5-02-26 浏览次数:1495

“无鸡不成宴,宴上杏花鸡”。杏花鸡源于肇庆市封开县,凭玻璃皮、蔗渣骨的特质,深受追求“鸡有鸡味”的老广追捧,牢牢占据广东名鸡的一席之地。杏花鸡先后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称号,更是封开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实现强镇兴村的龙头产品。

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小小杏花鸡变成“金凤凰”的背后也有司法服务保障的身影,封开法院渔涝法庭扎根矛盾纠纷最前沿,聚焦杏花鸡等特色产业发展司法需求,及时稳妥消除杏花鸡“成长的烦恼”,为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

护巢:代为垫付解“薪”愁,安心又安家

某杏花鸡农业科技公司的孵化车间内,一排排鸡蛋整齐码放在恒温恒湿的“楼房”,工人们拿出探照灯仔细照射后,记录下孵化情况。农业公司负责人拿起一颗鸡蛋,迫不及待向回访的法官分享:“这批鸡蛋好靓,孵出的鸡品质一定好。”

回想一年前,这里的鸡苗却差点“无家可归”,同病相怜的,还有13名为讨薪东奔西跑的农民工。

原来,某农业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杏花鸡养殖、产品深加工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发的现代化企业,2022年,该公司落地封开后便开始新建养殖厂房,把工程发包给某劳务公司,某劳务公司又将部分工程分包给阿伟等人。

2024年初,以阿伟为代表的农民工因为迟迟拿不到工资,先后到两家公司集体讨薪。

欠薪无小事,这关乎着农民工的切身权益,还会影响企业的投产运行和杏花鸡特色产业的长远发展。渔涝法庭冯培彬法官收案后,马上与人社部门取得联系,发现双方在半年前已经结算过一次,劳务公司也通过人社部门支付了部分薪资,尚欠8万余元未支付。

理清前因后果,冯法官马上联系阿伟:“我们就盼着工资回家过年,实在是没办法了。”电话一打通,阿伟情绪非常激动。

安抚完阿伟的情绪,冯法官又致电劳务公司,释明拖欠薪酬的后果,劳务公司却表示目前资金紧张,拖欠工人薪资实属无奈。

调解仿佛进入死胡同,冯法官转而留意到另一被告农业公司,在冯法官的提议下,劳务公司主动提出与农业公司一起商洽问题。

“农民兄弟需要拿钱回家过年,鸡苗孵化也进行高峰期,直接转入诉讼程序耗时长,对双方处境更不利,不要因为诉讼耽误了好时机。”“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应诉恐怕影响公司商誉,先解决工人的薪酬,后续需要追偿可以再协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下,农业公司同意代为垫付薪资。

事不宜迟,冯庭长指导工人们对考勤打卡记录、工资条进行整理、核对,并组织他们到农业公司领取薪资。

“工资到手了!”农民工过了个“安薪”年,伴随着他们的欣喜,杏花鸡也成功“安家”。

造血:一揽子巧解分红案,助力“赢和营”

“第一期杏花鸡分红款已经拿到了,村民们对集体经济收益也很满意。”在某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大会,村民代表排着队,对账、签字、摁印、领钱,经济合作社的吴主任忍不住向冯法官致电分享喜悦。

放下电话,冯法官长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数月前,他们还在为这笔分红款头痛。

2019年前后,在当地政府资产收益扶贫政策支持下,7个经济合作社与杏花鸡育种公司签订了育雏基地合作项目,经济合作社向育种公司注入扶贫资金用于厂房建设等,育种公司每年支付收益款。

帮扶资金“输血”,特色产业“造血”,村集体经济和企业经营越来越红火。然而育种公司在支付几期收益款后便开始拖欠。去年9月开始,经济合作社陆续向法庭起诉,要求其支付收益款及资金占用费,涉案金额达180余万元。

翻阅完案卷,冯法官判断出案件案情并不复杂,为妥善化解矛盾,保障集体资金安全和企业稳健生产,他决定先行调解。

“是渔涝法庭吗?我是某育种公司的负责人,听说我们公司被起诉了,是真的吗?”电话那头语气十分焦急。原来,某育种公司在业务洽谈时,因“有涉诉信息”遭拒,于是赶忙联系法院核实。

听完介绍,冯法官立即“对上了号”。

“不是故意拖欠,只是几单业务未能按期回款,公司也要采购新设备,资金链一时供不上。”经过了解,冯法官发现案件症结在于公司资金回流慢,面对还款压力,他们同样心急如焚。

看到企业真诚的态度,同时针对当前的经营状况,冯法官提出分期支付减轻还款压力的建议,这一下就说到了不愿涉诉的负责人心坎上,当即同意分3期支付拖欠的收益款。

于是,冯法官迅速行动,带着分期付款的方案拨通了某经济合作社的电话。

“合同是白纸黑字签的,收益都拖欠大半年了,必须一次性结清!”一听到分期付款,电话那头炸开了锅。

冯法官马上帮忙算了笔账:“如果坚持打官司,一来诉讼耗时耗力,胜诉后也可能面临执行难的问题,二来杏花鸡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企业经营因为诉讼受影响,长远收益难保,投资款也打了水漂,无异于杀鸡取卵。”

电话那头陷入沉默,冯法官抓住时机,耐心释法明理,引导换位思考:“企业对杏花鸡产业发展的付出和努力有目共睹,之前也都如期支付收益款,这份合作的情谊不能忘。”

“达成调解协议后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省钱省时又省力,不按时还款一样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冯法官明白,实质化解矛盾纠纷不仅需要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更需要法院司法公信力的保障。

冯法官的话,给经济合作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之后,冯法官带着办案团队如法炮制,多轮电话耐心细致沟通后,7个经济合作社与企业均达成了“调解+分期”的一致意见,并先后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或撤诉。

振翅:延伸司法服务触角,

养出富民“金凤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产业兴旺推动强镇兴村富民,司法服务保障必不可少。

伴随杏花鸡产业的蓬勃兴起,“鸡毛蒜皮”纠纷也多了起来,抓住产业发展“鸡”遇,司法服务如何精准“啄开”症结,让产业发展变成富民“金凤凰”,是封开法院思考的重点。

老杨经营着一家农资店,小李是老杨家的常客,自家农场里喂养杏花鸡的饲料,都来自老杨家。双方本来合作融洽,但长期挂账的交易方式,使得原本顺畅的货款结算开始出现问题,小李拖欠的货款逐渐累积。

起早贪黑,点点积累——5万元,对老杨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近期,老杨来到渔涝法庭求助。

“卖饲料的时候,有没有签合同?”“送货的单据有吗?”听到冯法官的询问,老杨神色落寞了几分。

案件不复杂,但老杨的证据不充分,胜诉机率并不大,且双方有长期合作的良好基础,通过调解修复信任,才能实质化解纠纷。

经过耐心调解、倾情说理,小李一次性结清货款,双方冰释前嫌继续合作。

“在交易时一定要注意,与谁交易要弄清、合同条款要明确、证据材料保存好……”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农特产品交易时票据不齐、合同不规范等风险点,冯法官组织干警深入田间果园、销售市场等地,通过“巡回+”法治宣教模式,提供法律手册和合同范本,并结合典型案例释法答疑,以沾着露珠和泥土气息的服务全力护航农特产品高质量发展,真正将案件审理、纠纷化解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确保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最末梢,将纠纷预防和化解在前端,更好保护杏花鸡等特色产业和经营者权益,是我们开展司法服务的重点。”封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岭峰认为。

找准司法服务保障营商环境的着力点,进一步打牢司法服务产业发展的“底子”,去年,封开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出台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业品牌司法保护的十条措施,从协同联动、审理机制、司法服务等方面进行明确,增强司法服务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结合辖区特色产业分布情况,将涉特色农业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的一审民事案件由渔涝法庭集中管辖,充分发挥法庭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纠纷的职能作用,为涉农纠纷化解开辟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

措施出台以来,渔涝法庭共审理涉农案件52件,调撤率近48%,诉前调解涉农纠纷16件,实质解纷成果明显。引法治活水,厚植农特沃土,杏花镇入选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当前杏花鸡产业综合产值已突破20亿,带动当地近4000户农户就业增收,养殖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杏花鸡已振翅变成富民“金凤凰”。